已经不止一次听人说起过图书市场的“泡沫现象”,我想这个概念指陈的事实大约是:表面繁荣的图书市场背后存在着严重的滞销。新闻出版署提供过一个数据:1996年一年全国图书销售总额计价约有100个亿,而积压在各出版社库房中的图书计价则有81个亿。这个数据也许很能支持“泡沫现象”的说法。如果再考虑到被遗漏或无法统计的积压数,我们可以认为,平均每出版两册书,就有一册被积压在库房里。
令人深思的是:这种现象何以会发生?有关人士已经指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:一是书价偏高,二是各家出版社在策划选题时严重“撞车”。前一个原因比较直观,读者自己就能有感觉。后一个原因虽然也能被直接感觉到,但其严重程度则需要经过调查之后才能被真正意识到。比如说,“四大古典名著”近年新出的版本究竟有多少?一说有四十余种,另一说则谓有上百种。但不管依哪一说,“严重撞车”四字已成事实。
更进一步的问题是:为什么在选题上会出现“严重撞车”现象?这也需要认真分析。我由于工作关系,书市逛得多,与出版界接触也较多,积累了一些印象,也许可以就此谈论一两点想法。我以为,“严重撞车”虽然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,却也反映了出版界缺少创意。把各种中外经典用不同名目辑录包装反复炒作,确实不能算作“创意”。这种“炒作”方式,回避了版权交涉,省却了搜寻信息,更躲过了组织文化生产的职责,其实是一种偷懒行为。至于为什么出版界会普遍缺乏创意,恐怕不能说是由于出版界能人太少,而只能归结为出版机构仍缺乏有效的动力机制。
当然,把选题“严重撞车”的现象只归因于出版界是不公平的,我觉得至少还可以指出的是,著作界也表现出生产力的不足。快速生产的人倒是越来越多,不过,那种现炒热卖的产品虽然也可以叫作书,从事这种生产的人恐怕暂还不能被归入著作界吧?十年磨一剑的巨著稀缺倒是件小事,在当今如此迅速膨胀的图书市场上,此类著作本不可能占有太大的份额。我所谓的“生产力不足”,指的是在“巨著”与“快餐”之间有一大片空地,那里产品稀稀落落。设想,除了星级饭店便只剩下快餐,餐饮业的市场是不是畸形?某些人对市场、商业等等名词也许存在着一种误解,即以为市场行为、商业行为必是牟取暴利的“短平快”行为。其实,健全的市场总是发育充分的市场,一般说各个档次的商品都能在其中找到,而且各个档次的商品都有相应的质量要求,当然也就对生产者有相应的要求。文化生产也无例外。据我所知,出版不久的《迪斯尼传》在全世界都可算作一本畅销书,而它是一位美国作家花了五年功夫进行采访和研究的成果。
“生产力不足”还表现在随笔、小品的集子泛滥成灾,追求规模效应的“丛书热”长久不衰等等。我们可以用一句最温和的话来评论这种种现象,那就是:缺乏力作。
出版界已经感觉到著作界“生产力不足”,所以引进译著(尤其是像《迪斯尼传》、《蓝血十杰》等一类可填补“空地”的作品)的工作正在形成热点。可是,这又涉及到版权交涉问题,据说我们的出版界善于交涉版权的人才奇缺。从已经出版的译著大半是从港台出版商那里转购版权一事看来,“奇缺”二字不像有假。
总而言之,出版业也存在一个持续发展的问题,当前的“泡沫现象”不可不虑。